•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古人是怎么熬过零下几十度的寒冬的?

    发布日期:2024-02-01 13:56    点击次数:146

    在古代,底层百姓面对寒冷,体验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绘的“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苦楚。

    在那个时代,棉被可谓奢侈品,而棉花在宋朝之前更是未在中原广泛应用,直到北宋时期才开始大面积种植。

    那么,在宋朝之前,古人是如何抵御严寒的呢?即使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天气中,底层百姓是如何顽强度过漫长冬季的呢?古人的智慧在住房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花椒泥涂墙

    对于达官显贵们而言,在建造房屋时,他们注重房子的朝向和位置。无论哪个朝代,这些显贵们都不愁受寒,尤其是楚人,他们善于利用房子的朝向,迎接太阳的光照,以实现取暖的效果。

    而对于那些想要更好取暖的人,他们可以在房屋墙壁上涂抹花椒泥。花椒以其辛散温燥的性质著称,不仅可以取暖,还能驱赶虫害,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花椒在古代可是相当奢侈的品味,普通百姓很难享受到这种待遇。相比之下,皇室就不一样了。在汉朝,就有一座椒房殿,又称未央宫,是历代皇后的居所。这座殿宇以墙壁上涂抹花椒泥而得名,奢华得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椒房”能够提供良好的御寒效果,但真正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在古代并不多。一般的平民百姓只能居住在茅草房里,遇到寒冷的时候,连生火取暖都是奢望。

    烧炭取暖?

    在古代,寒冷的冬季是底层百姓生活的严峻考验。电视剧中烧炭取暖的场景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符。实际上,穷人很难烧得起炭。木炭的原料是木头,但在古代,木头并非随意砍伐的资源。

    尽管一些百姓可能会偷偷砍伐木柴制成木炭出售,但这依然是一项危险的生计。白居易的《卖炭翁》生动描绘了这样一位可怜的卖炭翁:“可怜生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虽穿着单薄衣衫,却盼望天气更加寒冷,以便炭能卖得好一些。

    然而,即便他冒着危险换来的木炭,最终也未能换来温饱,只得用半匹红纱和一丈绫系在牛头上当做买炭的钱。

    皮草过冬

    在宋朝之前,棉花在中原尚未普及,穷人穿的衣物多为麻布、葛布以及兽类皮毛制成。

    相比之下,达官显贵们则穿着绫罗绸缎,称为“裘”的棉衣更是以动物皮毛为原料制成,十分奢侈。红楼梦中描写了各种珍贵的“皮草”,如贾宝玉的“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和林妹妹的“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皮的鹤氅”,都展示了当时达官显贵们的奢华生活。

    不过这些皮草虽然保暖,但是却对小动物们十分不友好,我们应该杜绝这种现象。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能穿得起皮草的寥寥无几。在《淮南子•齐俗训》中写到:“贫人夏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这反映了当时贫富差距,穷人夏天只能穿着粗糙的葛布衣服,冬天则裹着破旧的羊皮裘。即便是羊皮裘也遮不住身体,而很多人只能穿柳絮做成的棉衣。

    在夜晚,他们只能躺在稻草上,过着艰苦的生活。这样的冬天对于底层农民来说是一场历劫,寒冷的冬季常常导致冻死的百姓。老话说得好,“富过夏,穷过冬”,即使是诗人杜甫也因为严寒而彻夜难眠。

    古代的“暖手宝”

    古代也有一种类似于现代暖手宝的取暖工具,它被赋予了更美好的名字,称为“暖炉”、“红炉”或“手炉”。

    这种古代暖手宝通常以精致的铜制成,内部放置木炭,具有出色的取暖效果。在达官贵人中,还有一种更小巧的版本被称为“手炉”。

    这些手炉通常外面还会加上一个布罩,以防手触及时烫伤。聪明的古人还发明了一种名为“脚炉”的设备。

    脚炉也被俗称为“汤婆子”。在冬天,将汤婆子放入被窝中,短时间内被窝就会变得温暖,进入被窝后也不会感到寒冷。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不再受到严寒的困扰,但我们依然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这些古代的取暖工具不仅展示了古人智慧的一面,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感慨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