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实验室的专利,才能形成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5-03 04:23    点击次数:127

    文|吴三川

    作为智力高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可谓是“专利富矿”。在国家知识产权局2月27日举办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工作,将搭建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数据汇集共享,会同地方开展对接推广活动,组织公共服务机构参与盘活工作。

    我们常说,专利要多走下“书架”、走上“货架”。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与此同时,科研和应用“两张皮”现象突出。去年3月,“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的话题,就曾引发社会热议。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显得尤为迫切。

    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持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偏低,不能简单归结为离市场较远。首先,一些前沿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研究,本来就不以短期转化为导向,不仅不能操之过急,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其次,在“从1到N”的成果转化中,离不开供需的有效匹配、技术的持续迭代,若是缺乏专业人才、资金、场地等“中间资源”,难免会“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这方面,既要盘活存量,也要做优增量。去年10月,《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要求,由高校、科研机构组织筛选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专利,依托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体系统一线上登记入库;近期发布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强调,发挥市场评价的作用,组织企业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筛选出的可转化专利的产业化前景等进行评估并反馈;此番发布会上,也提出要建立健全以产业化前景分析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从源头上提升新增专利的质量。透过“评估”“产业化”等关键词,可见相关政策直击问题靶心,延续了“有组织的科研”的一贯思路。

    比如,审视专利申请这一环,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有权威人士指出,在过去,一项技术无论是否有必要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只要发明人提出申请,高校都会按照既有程序协助开展。在如此“宽松”的条件下,种种弊病也就随之而生:为了申请而申请、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转化……“虚功”过多的“纸上专利”,甚至是滥竽充数的“僵尸专利”,何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深圳坪山大学城。

    广东是创新大省,拥有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导下,让知识产权赋能制造业当家正当其时,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催化新质生产力前景广阔。正如在前不久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表示,广东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高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坚持一体布局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完善产业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知产”和“资产”,一字之差,尽显深意。在这个扑面而来的“科学的春天”,期待专利成果和产业创新的“双向奔赴”更多一些、更快一些。